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用“法”耕耘和谐家园 ​
——渭南市临渭区人民法院故市人民法庭“三调联动”机制探秘
  发布时间:2021-09-03 15:06:33 打印 字号: | |

  “案件来源于村,小矛盾化解于村,将矛盾化解在源头。” 8月24日,渭南市临渭区人民法院故市法庭庭长吴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讲道,“我们已经形成了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调联动’机制网络,利用确认调解协议制度巩固我们的调解成果。既节约了司法资源,降低了诉讼成本,又提高了诉讼效率,使案件审理驶上便民、经济、高效的快车道。”

    渭南市临渭区人民法院故市人民法庭位于秦岭北麓渭河以北的故市镇,法庭辖区面积250多平方公里,下辖5个镇(故市镇、孝义镇、吝店镇、交斜镇、官路镇),112个行政村,24万余人,主要审理辖区的民、商事案件。2020年法庭共受理各类民事案件601件(含旧存67件),结案564件,案件结收比1.04,结案率为94%,其中调撤案件451件,调撤率达80%。全庭干警所办案件无一涉诉信访、投诉事件的发生,赢得了辖区群众的广泛赞誉。法庭干警用真情和业绩谱写了一曲曲“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光辉篇章,并受到了多次表彰。其中,2015、2016年被共青团中央、最高院授予 “全国青年文明号”先进集体;2016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渭南政法楷模”光荣称号;2017年被市委授予“渭南标杆年度集体奖”;2020年7月被省高院授予“集体二等功”。2021年被渭南市委政法委表彰为“全市人民群众满意的政法单位”。他们为什么取得了如此骄人的成绩,“三调联动”机制究竟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记者开始了探秘旅程……

 

完善全面调解网络  用好司法调解威慑力

    8月24日上午,记者来到了渭南市临渭区人民法院故市人民法庭,只见法庭大楼外观整齐庄严,进入法庭院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醒目的普法文化墙,内部设置中设有专门的调解室,并配备了现代化的科技审判法庭。在法庭,记者遇见了一名民事调解案件当事人和一名代理民事调解案件的律师,向记者讲述了他们的案例故事。

   “10多万的欠款,本以为要不回来了,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没想到仅用十天时间就把这一系列案件全部调解成功了!”在故市镇街道开办农资经营部20余年的张红激动地给记者说道。十余户欠她化肥钱,最长的都欠快7年,实在没办法了,就起诉到法院。“听村里人说,看见法官开车来村里了,去被告家里去了,我非常激动,在疫情期间,法官们能开车挨家挨户找被告,他们付出了太多。听说大部分欠款户,接到法庭法官的电话,立即就表态还钱,一小部分人,一到法庭调解室,态度一下子变好了,愿意还钱,只是压力太大,请求分期还,看他们态度变好了,说话诚恳了,我就同意了。”

    53岁的王增强,是陕西恪是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他是一起离婚案件被告的代理人。当事人因孩子是通过试管培育而来,都倍加珍惜。在孩子抚养权问题上争执激烈,双方一见面,就吵得不可开交,根本无法协商,后女方起诉到法院。经过法庭法官、双方律师共同协商努力做工作,当事人双方均不再感情用事,知道了要在法律的框架下思考问题,回归了理性。最后,当事人双方终于就孩子抚养问题达成一致,孩子由女方抚养,男方每月付1200元抚养费,可随时探视。女方如果不愿意抚养了,将孩子交给男方,不用给男方抚养费,法庭很快出具了民事调解书。

      听完两个案例的讲述,记者明显感受到了在司法调解过程中,法律的威慑力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为了切实搞好调解工作,故市法庭不断建设辖区内基层调解组织和调解队伍的网络,一是针对辖区范围大人口多的实际,采取全庭干警分片包干的办法,明确了各村镇联系人,并主动和各乡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沟通联系,积极配合镇司法所,深入村组宣传动员抓落实,建立了村镇两级人民调解组织,并协助其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目前,辖区内5个镇112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调解组织,人民调解员和特约调解员共计336人。各村镇党委政府领导重视,村镇干部担任调解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全力支持调解工作,同时协助接待来访群众,亲自参与调解工作,使人民调解工作呈现范围全面化、程序简约化、方式多元化的新局面。

 

完善“三调联动”机制  加强行政调解凝聚力

    故市法庭不断完善“三调联动”工作机制,深化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在辖区5个村镇范围内建立了法庭——村镇司法所(派出所及乡镇相关单位)——村民调解委员会的三调联动工作机制。

     8月24日上午,记者来到了故市派出所,见到了社区民警李宇,他是三调联动中派出所的联络人,91年出生的他,已5年社区民警的经历,提到行政调解方面,显得非常老练,胸有成竹:“我在法律和能力允许的范围内一直积极做着行政调解,保证矛盾不上交,村子里有供调解用的警务室,但是我们一般都是在田间地头直接调解。调解的目的就是不让矛盾激化,能现场解决的就直接解决。小的矛盾纠纷调解后一般不去法庭确认,比较大的纠纷和估计容易反复的纠纷就必须去法庭确认。”他讲了一个案例:7月19日,故市镇一村民、村民妻子二人同一河南籍朋友开车去华州区赤水镇夜间钓鱼,村民不慎溺水身亡。河南籍朋友帮忙举行葬礼,到20日中午了,村民妻子及家属却不让他离开,他无奈给故市法庭报警,称自己被软禁。李宇立即出警赶到现场,了解情况后,将当事人双方带回派出所警务室,和故市镇人民调解委员会、故市法庭一起进行了调解,于21日达成协议,给死者家属补偿了11.5万元。

    接着,记者来到了故市镇政府院内的故市司法所,见到了三调联动中司法所71岁的联络人陈民权,他已退休,因调解经验丰富,被返聘。他2016年3月调到司法局,一直在故市司法所调解中心工作到现在,是镇调解委员会成员。他说“镇党委非常重视调解工作,全镇26个村,都成立了村级调解委员会,共106人,要求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他有个体会:镇上各调解机构紧密配合是解决调解问题最好的办法,提到了配合的重要性。他讲了一个配合成功的案例:6月5日,春光村一组一条生产路被断了,夏收马上就开始了,直接影响30户村民小麦的收割,10余人来到镇政府反映情况。原来是生产路两边田地的村民,均想多占地,多年来,不断侵占蚕食生产路,一方嫌另一方侵占得多,竟将生产路挖断了。司法所掌握情况后,立即给法庭、派出所进行了反映。于是,法庭、派出所、司法所和村干部一起将当事人双方带到现场,看完现场,法庭法官首先从法律角度给当事人讲解了该行为的危害性。司法所干部给当事人晓之以理,然后要求立即恢复道路,但还是有一方妻子不答应,派出所立即对其进行口头传唤,将其带离,带回派出所继续做工作,剩下的人立即动手,一个半小时就将路恢复了。

    通过和二人的交流,记者感觉到,比较难调解的纠纷,“三调联动”机制各成员单位的无缝对接,焕发出的凝聚力,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法庭与司法员每季度一次召开联络会议,进行业务培训和案情交流。同时还建立了干警包片联系制度,协助乡村基层调解组织做好普法宣传、分析案情根源、掌握乡情村情、现场调解案件,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几年来,调解网络的有效运行,促进了调解结案率的逐步上升,连年保持调解结案率85%的纪录。调解工作的有效开展,使群体上访现象得到明显的改善,是在新时期践行发展“枫桥经验”的具体体现。

 

推进调解协议确认  巩固人民调解强制力

    “如何保证非诉案件的调解效果?”故市法庭吴庭长解答了记者的疑惑:“过去,我们化解群众非诉纠纷,当时矛盾化解了,随后又反悔,导致去诉讼或者信访的案件,比比皆是。现在,我们利用了‘确认调解协议’这一制度,很好避免这种情形出现。‘确认调解协议’具有化解纠纷效率高、零成本的特点,并依法赋予调解协议具有强制执行的优势。”

    8月24日下午,记者来到故市法庭管辖的交斜镇光新村村委会,眼前两层楼的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的非常漂亮。在一楼,专门有一间办公室,用于开展调解工作,门上挂有警务工作站和司法调解室的牌子。在这里,记者见到了村书记刘宝定。据他介绍,他2012年进入了村委会班子,2015年至2020年任村主任,2012年元月至今任村书记,自2017年到现在一直任村调解委员会主任。他说:“村子里也没啥大的矛盾,无非就是东家长西家短,婆媳矛盾,邻里纠纷,土地墙界问题。但是想处理好也不容易,很多时候都是吃了不懂法的亏,还好有三调联动机制。”讲到这里,刘书记脸上洋溢着自豪感。他说之前村里两兄弟就因为母亲的赡养问题发生纠纷,一时拿捏不准,他是故市法庭的陪审员,趁审判结束间隙,去吴庭长办公室,面对面请教,顿时茅塞顿开。在法律的框架下,刘书记依法进行了调解,当事人达成赡养协议,故市法庭当庭依法确认了调解协议。老人高兴的说道:“我还是老有所依、老有所靠的。”通过刘书记的讲述,记者感觉到:在人民调解中,村里的亲情、好友情组成的亲和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另外,上述提到的钓鱼不慎溺水身亡的故事中。故市法庭与故市镇人民调解委员会、派出所一同参与到此案的调解过程中,钓鱼同行的朋友也意识到自己在此事事件存在的过错,并积极与死者家属达成赔偿协议。故市法庭引导当事人进行确认调解协议,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死者家属也顺利的拿到了赔偿款11.5万元。当事人感叹到,真不敢相信,这么快就解决了我们之间的矛盾。

    故市法庭的'三调联动'机制,是临渭区多元化矛盾纠纷调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层一线调解工作中的关键环节,应该大力支持和提倡”,渭南市临渭区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张亚龙对故市法庭的“三调联动”机制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和肯定。


 
责任编辑:张姣姣